分享: |
在雙碳戰略布局下,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需更加注重高效化、小型化、智能化的發展。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驅動電機的功率密度、效率等核心指標和降低成本,電機企業不斷研發高性能電機產品,少/無重稀土永磁體、6.5%Si高硅鋼、軟磁復合材料、非晶/納米晶合金等關鍵材料倍受重視。此外,集中式驅動雖是當前的主流,但輪邊電機、輪轂電機等分布式驅動技術因具有傳遞路徑短、可實現軸間或輪間力矩獨立控制等優勢也一直是研究熱點。
然而,新型驅動電機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如創新驅動電機的某些關鍵材料還存在工藝難、成本高等痛點,分布式驅動尤其是輪轂驅動仍存在操控性差、成本高、可靠性低等難題,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以推動在更多車型上的應用。
以下主要從驅動電機先進材料、分布式驅動兩大維度展開。
驅動電機先進材料
影響驅動電機性能和成本的關鍵材料包括永磁體、硅鋼片、銅線等,未來需要重點開發高強度、低損耗的電工鋼和新型軟磁材料,耐高溫的少重稀土/無重稀土永磁體,高電導率、低損耗的超級銅線以及耐電暈、高導熱率的絕緣系統等。
新型軟磁材料包括6.5%Si高硅鋼、非晶/納米晶合金、軟磁復合材料等。6.5%Si高硅鋼制造工藝復雜,導致質量控制難、生產效率低、成本高;非晶/納米晶合金飽和磁密低,材料薄、脆、硬,加工困難,更適用于超高速、高電頻率電機。
釹鐵硼材料仍是最重要的稀土永磁材料,采用Nd-Fe-B快淬熱形變技術永磁體MQ3材料是新型永磁材料重點關注之一。減少重稀土用量是當前重點研發方向,晶粒細化技術、晶間技術、晶間擴散技術、綜合性技術等是攻關重點。此外,電勵磁電機不需要使用永磁體,也是行業關注和潛在的產品選擇之一。
分布式驅動
分布式驅動是未來電動化發展進程的重要選擇,與自動駕駛相互賦能。分布式驅動包括扭矩分配和控制、驅動防滑控制、容錯控制和功能安全等關鍵技術,同時由于分布式驅動在操控性、成本等方面仍具有一定挑戰,可能率先在高端乘用車和特種車輛(性能要求高且成本不敏感)實現應用。
輪邊電機和輪轂電機是分布式驅動的兩條重要技術路線。輪邊電機可充分發揮深度集成電驅動總成的機電熱磁多領域設計優勢,實現驅動電機和減速器總成系統的小型和輕量化。與輪轂電機相比較,輪邊電機工程設計難度較低,但仍存在成本挑戰。
輪轂電機面臨散熱、密封、控制、抗沖擊等多維度技術難題,在乘用車領域的大規模量產應用仍有較長的路要走,需要在高效熱導與冷卻散熱技術,防塵防水、低阻動密封技術,一體化角模塊技術等工程化設計和驗證方面需要重點突破。文章來源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免責申明: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內容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具體發郵件至: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