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PCB網城訊
一張A4紙厚度約為100微米,一根頭發絲直徑約為80微米,一片銅箔究竟能有多薄?3微米!2025年2月26日,記者在浙江花園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園新能源”)看到一片載體超薄銅箔樣品,銅箔雙面光滑平整,看上去薄如蟬翼、吹彈可破。如此輕薄又強韌的銅箔是如何“煉”成的?答案就藏在花園新能源與浙江大學共同成立的高性能銅箔聯合研發中心以及花園新能源杭州研究院內。
“通過市委、市政府的牽線搭橋,2018年,我們公司與浙江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簽署戰略合作,浙江大學谷長棟教授成為重點服務我們的首席專家。”羅輝說。
載體超薄銅箔研發初期,研發團隊遭遇三大技術瓶頸:銅箔延展性與抗拉強度的“蹺蹺板效應”——傳統工藝中提升強度會導致脆性增加,極易出現針孔和斷裂;電解液流場均勻性控制難題,稍有偏差就會導致銅箔局部厚度波動;更棘手的是,銅箔表面需形成納米級凹凸結構以增強附著力,但超薄基底對刻蝕工藝的容錯率近乎零。但在研發團隊上千次試驗和數百個日夜的不懈努力下,2024年1月,載體超薄銅箔通過最終驗證,正式投產。
如今,載體超薄銅箔已成為花園新能源在常規電子電路銅箔之外的又一項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沒有市委、市政府牽線搭橋和市科技局、經信局等部門的鼎力相助,我們可能還在孤軍奮戰。”花園新能源董事長潘建鋒感慨道,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以及鋰電銅箔的極薄化浪潮,“卷得太厲害”的市場持續驅動著企業走一條技術創新和降本增效之路。
閱讀原文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