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文章轉載自“黃浦綠化”微信公眾號
原文發布于4月20日4月18日下午14:00,以“與自然共舞,與生命共鳴”為主題的2025上海國際花展沙龍活動在思南公館(思南文學之家)成功舉辦。
此次沙龍活動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指導;上海植物園、上海市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黃浦區生態環境局、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主辦;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上海永業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上海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睿主持
此次沙龍活動以花展為契機,圍繞中心城區公園城市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助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核心引領區。來自國內外風景園林領域的權威專家、行業翹楚齊聚于此,他們如同點亮城市生態的星火,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思想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理念在此交匯,碰撞出絢爛的火花,為風景園林設計的未來發展勾勒出嶄新藍圖。
領導致辭
領導致辭
活動現場,上海市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沈帥,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黨總支書記、上海市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高翔偉率發表嘉賓致辭,他們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并強調了此次沙龍在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的重要意義,為活動拉開了精彩序幕。
主旨演講:與自然共舞,與生命共鳴
上海市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上海風景園林學會女師分會會長顧芳帶來主旨演講 “與自然共舞,與生命共鳴”。
她介紹了自然共舞與生命共鳴的主題由來,她認為城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有機體。聆聽種子破土、蝴蝶振翅、雛鳥初啼、松鼠躍枝......,正是城市生命旋律的組成部分。
她結合本次花展策劃從專業視角深入闡述了風景園林設計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與實踐。從園林與醫學、園林與建筑、園林與數學、園林與哲學、園林與裝置藝術等多維度多方面相介紹了他們在本次花展中的表現形式。園林與文商旅結合產生的同步共振,引發了在場嘉賓的深度思考。
國內外設計師主題報告
來自法國的風景園林大師米歇爾·歐斯萊Michel Hossler為大家帶來了他的分享:塞納河,重現巴黎生活的河岸。
他帶領聽眾穿越時空,感受巴黎河畔的往昔與今朝,形象的展現了巴黎如何通過河岸改造工程,恢復了河岸環境,打破城市與自然的隔閡。曾經沉寂的河畔,在重塑中煥發新生,重新成為巴黎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棲息地,見證著城市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美好愿景。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主任章明給大家呈現他的分享:花展,走向城市生活新場景。
章主任通過豐富的案例展示和花展的演變過程分析,從公園到城市;從美化到塑造;從觀賞到場景;從上海到世界4個方面,揭示花展不僅僅是花卉的展示,更是推動城市生活品質提升的重要契機。花展如同一場城市生活的美學革命,激發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風景園林系主任王玲女士以 “景觀感知與健康” 為切入點,彰顯了社會對健康療愈功能的環境訴求。
她強調城市景觀環境功能不僅在于視覺美化,更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需求。通過構建空間場景與精神療愈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科學布局景觀空間中的生境、植物和互動裝置等,為特殊群體營造療愈空間,讓景觀設計真正成為提升人們幸福感的力量。
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以“中心城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途徑”為主題,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車生泉主持,特邀七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翹楚齊聚一堂。會上,嘉賓們結合自身研究與實踐經驗,從圍繞人口結構變化下城市空間可持續更新、自然生態與人文城市融合、社會共治和多功能融合、女性視角下的城市綠色發展等議題,深入剖析中心城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有效路徑。現場思維碰撞,為城市綠色發展提供了眾多寶貴建議。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