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文章轉載自“綠色上?!惫娞? 原文發布于2025年1月16日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昨日開幕?!墩ぷ鲌蟾妗酚跁习l布。
上海生態環境建設成效如何?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屬于綠化市容的成績單吧。
公園城市篇入冬后,家住古北嘉年華庭小區的李女士反而更愿意帶孩子出門,因為毗鄰小區的兩塊老舊公共綠地最近剛改造完,重組為1.4萬多平方米的古北市民公園。大塊的開放草坪、露天舞臺和觀眾席、“絲滑”的健身步道、點綴得恰到好處的花草……新公園看似質樸,其實蘊藏“精準擊中”周邊各類人群的巧思,只因在設計建設的過程中堅持“用戶思維”——要讓周邊居民和上班族覺得公園不僅美,而且好用。古北市民公園等最后一批公園的開放,為上海2024年的“公園城市”建設畫下圓滿句號。截至目前,全市各類公園達到973座,距離“到2025年底公園總數超過1000座”的“千園之城”目標更近了一步。
古北市民公園
快速向“千園之城”目標邁進,是上海過去一年建設“生態之城”的代表作之一。2024年,上海綠化市容部門聚焦重點工作、緊盯重大項目、補足工作短板、打造精品亮點,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為生活在上海的人們帶來直接的生態幸福感。
公園城市建在心坎上從“園在城中”向“城在園中”轉變,上海在2024年堅持推進綠色空間建設,全年新增城鄉公園141座,超額完成120座的年度目標,使各類公園達到973座。其中,城市公園512座、口袋公園341座、休閑森林公園119座、主題公園1座。充分挖掘建綠空間,上海2024年還建設立體綠化43.7萬平方米,開放52個單位附屬綠地。許多存量資源轉變觀念,也能為公園城市建設貢獻力量。將目光投向2021年全面啟動建設的環城生態公園帶,它也是上海當前建設公園城市的“主戰場”。環城生態公園帶的基底是外環綠帶,這條平均寬度超過100米,已建成4000多公頃的綠色“項鏈”基本和外環重合,深植于城市和郊區間的柔性緩沖帶,履行著生態隔離防護的重要使命。然而,隨著外環兩側居住區的日益密集,居民對這條“項鏈”的休閑游憩功能有了越來越強烈的期許。
回應百姓期盼,上海去年建成開放浦東趙家溝秀林公園、嘉定蝶語園等8座“環上公園”,開工建設普陀新楊公園、浦東沔西公園等10座“環上公園”,建成12座外環綠道驛站。
秀林公園
上海在努力增綠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園綠地的內在品質和管理服務能級,主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01推動生態空間的連貫性、開放性。去年,上海建成綠道229.77公里,七莘路綠道、黃浦江濱江綠道楊浦和閔行延長段、環元蕩綠道青浦段、滬太路綠道等110余條綠道建成開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綠道1998.81公里,成為連接居民和公園綠地的城市“動脈”。
北外灘國客中心至置陽段濱江綠道
與此同時,上海在外環綠帶新增12公里綠道,打通了17處斷點,“五個新城”綠環主脈去年也全面啟動建設,青浦上達河中央公園一期已基本建成。去年,上海還推動了304座城市公園向游客開放共享空間,共開放草坪330處、林下空間145處,開放共享總面積500余公頃,有74座城市公園為游客提供了可搭帳篷的區域。
世紀公園
02用時間換空間。去年,上海新增55座24小時開放的城市公園。目前,全市973座公園中24小時開放的有849座,占到總數的87.3%。
例如,黃浦區“環復興公園藝術季”、靜安區“2024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上海古猗園非遺主題市集等。去年,上海還新建市民園藝中心43個,全市累計建成149個。這些市民園藝中心大多棲身公園綠地,成為展示園藝技術、開展科普培訓、體驗園藝樂趣的有效載體。
2024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
輔德里公園市民園藝中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市綠化市容局將積極推進公園、綠地建設管理工作,強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園、綠地品質和服務水平,全力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
素材來源:上海發布
解放日報
作者:陳璽撼
CLG2024上海園林景觀展圓滿落幕,我們2025見!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