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5年6月19日,廣州——當有著2.9億年地質歷史的烏蘭茶晶石邂逅第39屆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一場跨越地質年代與現代產業的對話在廣州琶洲廣交會館拉開帷幕。首屆烏蘭茶晶石國際研討會以“解碼礦物奧秘·賦能產業革新”為主題,匯聚中、俄、意等20余國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及科研學者,圍繞這一內蒙古烏蘭察布特色礦物資源的特性研究、跨界應用及全產業鏈發展展開深度探討,為陶瓷、農業、環保等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全新思路。
【地質瑰寶亮相國際舞臺:2.9億年礦物的產業價值覺醒】
沉睡于烏蘭察布草原深處的烏蘭茶晶石,因蘊含磷、鉀、鈣、鎂等60余種植物必需元素及稀土、硒、鍶等稀有成分,成為本次研討會的焦點。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在技術報告中指出:“其多元素協同效應是人工合成材料難以復制的天然優勢,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潛力堪比‘土壤維生素’?!倍谔沾僧a業,這一礦物更展現出獨特的功能性——據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亞民介紹,烏蘭茶晶石A料經檢測顯示,其抗菌活性離子釋放量、板材韌性提升率等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內蒙古華宸再生資源科技董事長王玉臣透露,自2020年“烏蘭花崗巖尾礦新功能發現及功能化陶瓷關鍵技術”通過中科院鑒定以來,企業已建成年處理35萬噸花崗巖尾礦的茶晶石功能性材料生產線,同步開發出建筑陶瓷(巖板、薄板)、日用陶瓷(抗菌鎂質瓷、強化骨質瓷)、衛浴陶瓷、玻璃陶瓷容器及抗菌熔塊五大應用體系,其中抗菌陶瓷產品抗菌率達99.8%,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產學研協同破局: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
研討會現場,“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成為高頻詞。2024年4月,在烏蘭察布市科技局推動下,內蒙古華宸與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琦團隊共建烏蘭茶晶石產業技術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攻關農業礦物肥料與馬鈴薯種業培育技術。該工作站已引進國際微型薯繁育技術,建設2000畝標準化大棚,并與黑龍江省農科院合作建立檢測中心,推動烏蘭茶晶石在“土壤修復-作物培育-品質提升”全鏈條的農業應用。
在陶瓷領域,蒙娜麗莎集團生產技術副總裁劉一軍分享了突破性成果:“將茶晶石應用于巖板生產后,板材切割裂損率從12%降至3%以下,韌性提升40%,同時實現負氧離子釋放功能,為健康建筑材料開辟新賽道。”山西平定瑩玉陶瓷總經理高峰則以“龘龘春碗”等春晚文創產品為例,展示茶晶石在日用陶瓷中催生的23項發明專利,“其天然抗菌性與文化創意的結合,讓傳統陶瓷產業煥發新生機。”
【跨界應用拓寬產業邊界:從陶瓷到農業、環保的無限可能】
除陶瓷領域外,烏蘭茶晶石的跨界應用潛力在會上引發熱議。天津摩瑞斯特建筑材料科技總經理霍玉杰展示了其在凈水領域的實驗數據:“茶晶石濾料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率達92%以上,且可重復使用,為水處理技術提供綠色解決方案?!倍鴷h披露的紫砂產品檢測報告顯示,含茶晶石的紫砂制品可產生負氧離子(濃度達2000個/cm3)并釋放遠紅外線,在健康家居領域的應用前景被與會專家看好。
廣東陶瓷協會會長陳環在總結中強調:“烏蘭茶晶石的價值發現,是尾礦資源‘變廢為寶’的典范,更是跨學科、跨國界合作的成果。”目前,企業已制定國內首項陶瓷用茶晶石粉團體標準,建成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國家級綠色工廠,并規劃建設國際礦物材料研發中心,推動烏蘭茶晶石從“中國特色資源”向“全球產業IP”躍升。
【結語:一場研討會開啟的產業新征程】
當暮色籠罩廣交會館,這場匯聚全球智慧的研討會仍在迸發思想火花。從地質樣本到抗菌瓷磚,從尾礦廢料到農業肥料,烏蘭茶晶石的故事印證著“科技創新點石成金”的真理。正如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侯文全所言:“首屆研討會的意義,不僅在于展示一項技術突破,更在于搭建了一個跨領域、跨國界的資源整合平臺——這里沒有‘邊角料’,只有未被發現的‘金鑰匙’。”隨著烏蘭茶晶石產業生態的持續構建,這顆沉睡三億年的“草原瑰寶”,正以科技為翼,飛向更廣闊的產業藍海。
END
合集推薦
展會最新資訊
國際陶瓷企業動態
中國陶瓷企業動態
陶瓷行業技術應用
#
中國陶瓷企業與供應商名錄
熱度12380+
已有千余位成員
掃碼加入,獲取潛在客戶!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