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5年6月26日至28日,北京首鋼會展中心將迎來一場防災減災領域的科技盛宴——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安全產業博覽會。本屆博覽會以“聚焦應急安全,引領產業創新”為主題,匯聚全球頂尖應急安全技術與裝備,其中,智能遙控救生圈作為水域救援領域的革新性產品,將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科技賦能,重塑水域救援模式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水上活動普及,溺水事故頻發,傳統救援方式面臨響應速度慢、風險高等挑戰。智能遙控救生圈的誕生,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全新方案。該設備集成遙控技術、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系統及高性能浮力材料,具備以下核心優勢:
01
極速響應:
搭載電動噴水推進系統,空載航速可達5米/秒,能在數分鐘內抵達溺水者位置,為救援爭取黃金時間。
02
精準操控:
通過遙控器或移動設備,救援人員可遠程控制救生圈方向、速度,甚至規劃最優路徑,適應復雜水流環境。
03
安全保障:
采用雙面行駛設計,配備一鍵返航及失聯自動返航功能,即使信號中斷也能安全返回;高性能浮力材料可承載成人重量,確保溺水者穩定漂浮。
04
多功能集成:
部分型號搭載照明、通訊模塊,支持夜間救援及實時語音聯絡,提升救援效率。
實戰驗證,應用場景廣泛
從山東威海的海上救援到南京長江大橋的應急屯兵點,智能遙控救生圈已多次在實際案例中展現價值。例如,2025年8月,威海警方利用該設備成功救回被暗流卷至深海區的15歲男孩,全程僅用時3分鐘,避免了傳統救援中人力無法抵達或風險過高的問題。此外,在洪澇災害中,智能救生圈可快速投送至被困者身邊,配合無人機實現空地協同救援,顯著降低人員傷亡風險。
產業博覽,共筑安全防線
本屆博覽會特設防汛救生器材專區,集中展示智能救生圈、自動氣脹救生衣、水下機器人等前沿裝備。參展企業將通過實景模擬、技術路演等形式,全方位呈現產品在復雜水域中的實戰能力。例如,某企業展出的遙控救生圈具備1500米超遠距離操控能力,續航達70分鐘,可應對湖泊、河流、近海等多場景需求;另一款搭載熱成像儀的無人機救生系統,能在夜間或渾濁水域中精準定位溺水者,實現“空投+監控”一體化救援。
行業展望,創新驅動未來
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全球智能遙控救生圈市場規模將以年復合增長率20%的速度擴張,2028年有望突破數十億美元。亞太地區因水域資源豐富、旅游業發達,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博覽會期間,行業專家將圍繞“智慧應急與水域安全”展開研討,探討5G、人工智能等技術如何進一步賦能救援裝備,推動產業向智能化、多功能化、環保化方向發展。
2025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安全產業博覽會不僅是技術展示的舞臺,更是產業協同創新的平臺。智能遙控救生圈的亮相,標志著水域救援正式邁入“人機協同”新時代,為全球防災減災事業注入科技動能。
關注微信公眾號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