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全球天然氣需求恢復增長
亞太市場貢獻突出
國際能源署報告認為,在遭遇2年的供應沖擊之后,2024年,全球天然氣市場逐步實現再平衡,并恢復結構性增長。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創歷史新高,天然氣在多個領域繼續取代石油和石油產品。亞太地區市場和天然氣的工業應用是需求增加的主要驅動因素。國內有關機構預估,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量為4.09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較上年提升接近2個百分點。主要天然氣市場需求進一步分化,其中歐洲需求連續三年負增長。一方面,歐洲核電及風光發電水平提升,發電用氣需求持續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氣價下跌刺激部分工業用氣回升。北美需求保持偏低增速,美國消費量受發電用氣增長帶動,工業用氣增速較低。亞太需求較快增長并貢獻全球一半增量。中國、印度及新興市場增長最為突出;韓國發電及城燃用氣支撐整體需求;日本受年初氣溫偏低、核電機組推遲重啟等影響,天然氣消費止跌回升。極端天氣凸顯了天然氣供應靈活性在確保供熱和發電安全方面的關鍵作用。近年來,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不斷增長的市場中,當風能、太陽能發電量較低時,天然氣發電在確保電力供應安全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備用作用。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呈脆弱平衡
LNG市場動態或發生轉變
國際能源署報告提到,天然氣供應基本面緊張狀況預計將持續到2025年,拖累全球需求增長。國內機構認為,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相對平穩,替代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增量集中在中國、印度及新興市場。結合《Energy Institute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4》,有機構預測,2025年全年天然氣需求約為4.15萬億立方米,增速1.5%,較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預計全球LNG需求量為4.4億噸,增幅約為2600萬噸,同比增長4.7%。其中,亞洲LNG進口量將保持較快增長。歐洲受俄羅斯過境烏克蘭輸氣合同到期影響,預計全年LNG進口量將顯著增長。國際能源署報告也顯示,2025年初,歐盟的天然氣庫存水平同比已經下降了150億立方米,這表明歐洲今年將增加LNG進口。國內專家預計,2025年全球LNG氣化能力將達到10億噸/年,全年新增8200萬噸/年,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德國、意大利等國家。2025年,國際石油公司對油氣業務持積極態度,預計全球天然氣產量約為4.49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3%。其中,北美和中東是產量增長的主要地區,歐洲受荷蘭格羅寧根氣田關閉、老舊氣田衰減等因素影響,本土氣田產量同比下降約50億立方米。國際能源署認為,LNG供應增長將在2025年加速,但市場平衡仍然脆弱。從2018年到2023年,北美是年度LNG供應增長的最大貢獻者。然而,該地區的增量在2024年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不過,更多液化項目的啟動或上線以及歐洲的管道供應風險將導致該地區的LNG進口恢復增長,2025年全球LNG市場動態將發生轉變。亞太地區LNG進口量將增長約2.5%,預計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將放緩。天然氣應用范圍擴大
國際合作將有利于保障供應安全
天然氣正越來越多地取代各個行業中石油和石油產品的應用,這一趨勢得到了政策、不斷發展的監管框架和市場動態的支持。在中東,過去10年,天然氣在電力行業的作用不斷增加。在公路運輸方面,中國LNG卡車2024年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導致中國柴油需求下降。隨著碳排放法規的日益嚴格,預計LNG作為燃料的使用也將增加。更嚴格的環境法規推動了LNG動力船舶訂單激增。當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需求迫切,海運業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轉型。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28年,液化天然氣燃料船舶的數量將增加近1倍,達到1200多艘。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持續深度演變,碳減排合作成為國際合作亮點,天然氣作為支撐綠色轉型的重要能源,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很大。2023年和2024年,一系列新舉措的推出提高了天然氣市場透明度,有利于數據交換和聯合采購LNG合作機制的建立。由于多方不確定因素的影響,2025年,全球天然氣市場要對供需方面可能出現的新狀況保持高度敏感。國際能源署呼吁加強國際合作,以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和安全部門主任Keisuke Sadamori表示,天然氣市場的基本面在過去一年中有所改善,但就目前而言,由于需求上升和LNG產能增長乏力,天然氣市場仍然面臨嚴重的供應緊張局勢。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風險。雖然能源危機開始以來,天然氣供應安全方面的國際合作有所增加,但負責任的生產商和消費者還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以穩定全球天然氣供應的架構。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于中國石油報。僅供參考、交流。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