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錄于話題
#玻璃周刊
國際篇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1、巴基斯坦玻璃火車項目,2025將開啟南亞交通之旅新體驗
穆里觀光玻璃火車項目正受到廣泛關注,其第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預計將于 2025年 4 月 30 日完成。該項目被視為一項戰略舉措,具有進一步延伸的潛力,可能將穆里與穆扎法拉巴德連接起來。
這項由巴基斯坦國家工程服務公司(Nespak)進行的可行性研究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項目獲得有關部門批準后,將進入國際招標階段,并計劃通過公私合作模式實施。
克什米爾鐵路計劃也曾探討過類似的概念,該項目的第二階段此前也曾進行過研究。穆里玻璃列車的靈感來自印度的查謨-斯利那加-巴拉穆拉鐵路線,旨在加強該地區的連通性和旅游業。
2、歐洲唯一光伏玻璃企業因需求不足 下調工作時長
歐洲唯一的太陽能玻璃制造商GMB Glasmanufaktur Brandenburg GmbH(GMB)正因來自中國低價產品的競爭和需求下滑而面臨困境,公司已申請短時工作補貼。短時工作補貼是德國政府在經濟低迷時期為支持企業和員工而提供的一種福利,員工工時和薪酬會相應減少。
據了解,GMB是Interfloat集團的一部分,自2022年10月起由印度太陽能玻璃制造商Borosil Renewables控股86%,其余股份由Blue Minds Company持有。
國內篇
(以下排序不分先后)1、旗濱集團:預計2024年凈利同比減少14.21 億-13.41 億1月16日,旗濱集團(601636)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預減公告。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3億元到4.1億元,同比減少81.15%到76.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減少85.56%-81.35%。
公司表示,2024年,受房地產下行周期影響,浮法玻璃行業需求不足,供增需減庫存增加,產品價格同比下降,導致浮法玻璃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2024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發電裝機增長放緩,光伏玻璃行業產能階段性過剩加劇,供需失衡,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導致光伏玻璃業務毛利率下滑。
2、總投資5億元玻璃新材料制品項目簽約落戶湖口 1月15日,湖口縣人民政府與紹興九方薄膜有限公司舉行投資興建年產3600噸成品玻璃新材料制品項目簽約儀式。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梅慧菊,副縣長馬達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出席簽約儀式。 據了解,此次簽約項目總投資5億元,用于建設年產3600噸成品玻璃新材料制品規模的項目。項目落戶縣標準廠房,預期可實現當年簽約、投產、申規,預期可實現年產值1億元,年稅收400萬元。近日,福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福建瑞玻玻璃有限公司在連江可門建成全球第三條、福建省首條可批量生產的光熱玻璃生產線并舉行產品發布會,市科技局應連江縣政府邀請,參加了此活動。
該公司建成的光熱玻璃生產線,日產能可達600噸,所產光熱玻璃不僅具有高效的太陽能透過率,還具備優異的耐候性、平滑的光學表面和較低的自爆率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儲能、供暖、發電等領域,新產品填補了我省乃至華東、華南地區光熱玻璃產品供應的空白,實現對進口產品的國產替代。
4、旗濱集團2025年大板新產品發布會盛大舉行, 引領玻璃行業創新潮流
2025年1月9日,旗濱集團在風景秀麗的東山島成功舉辦2025年大板新產品發布會,來自閩北、華東、華中、閩南、粵東及珠三角等地區的13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業代表共計260余人齊聚一堂,一同見證旗濱集團在玻璃領域的最新突破與創新成果。
旗濱集團總裁助理兼節能玻璃事業部總裁魏建樹發表《凝心聚勢啟新程,攜手并肩繪宏圖》主旨演講。魏總首先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魏總強調,旗濱集團積極踐行綠色制造,不斷取得技術突破。此次發布會推出的可鋼雙銀、可鋼三銀Low-E新產品為集團自主研發產品,輻射率較低,隔熱保溫效果卓越,在鍍膜材料選擇、膜層結構設計、鍍膜工藝創新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5、“OPPO之后再無難度”,北玻3D多曲玻璃助力現象級建筑
位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OPPO全球總部(歐加大廈)由國際知名建筑事務所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設計,被譽為國內最復雜的建筑之一。這座建筑以四座相互連通的塔樓構成,總建筑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最高塔樓高200米。作為幕墻玻璃供應方之一,北玻承擔了將這一先鋒設計轉化為現實的重要使命。
北玻調動了最精尖的技術團隊以及研發新的彎鋼化、夾膠、中空設備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突破了傳統工藝的界限,為行業設立了新的標桿,成為雙曲面玻璃幕墻項目的里程碑式案例。
6、走進“真實與虛幻”的雙重世界,來看這場國際玻璃藝術展
玻璃藝術, 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以其透明與反射的特性,承載著真實與虛幻的雙 重世界。 2025 年 1 月 10 日, “ 真實與虛幻 ” : 2025 杭州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暨劉進玻璃收藏 展,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
杭州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已舉辦兩屆, 分別是 2014 年的 “ 透氣 · 透器 ” 展和 2017 年的 “ 光 之容器 ” 展。
“ 透器 · 透氣 ” 探索玻璃的 “ 透 ” 之特性, 傳承器物的人文精神; “ 光之容器 ” 融合東西方文化核心要素,以光與氣的相生對話展現玻璃藝術的無限可能性,展覽以獨特的 藝術視野推動了中國當代玻璃藝術領域的國際化和本土關懷。
END
(注:本篇文字部分由中玻網記者小玻收集整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走進“真實與虛幻”的雙重世界,來看這場2025國際當代玻璃藝術展
版權說明:
本公眾號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免責聲明:
以上觀點不代表“中國玻璃網”立場,本公眾號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謝謝!點擊在看,分享給更多的人
展會咨詢
![]() |
![]() |
![]() |
![]() |
世展網公眾號 |
微信小程序 |
銷售客服 |
門票客服 |